201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陈子昂与张若虚等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3日
陈子昂与张若虚等   1.识记:陈子昂的生平。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青年时期折节读书,落第后曾学仙隐居。两次上谏疏直陈政事受赏识。曾慷慨从军,后遭诬陷入狱。   2.识记:陈子昂的复古倾向及其诗歌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简单运用:陈子昂诗歌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   陈子昂是个政治色彩很浓的诗人。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这是所得。所失:易重蹈古诗以喻论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地将抽象思辨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以诗言理而缺乏艺术感染力。   理解:陈子昂的诗歌情调及其《感遇》(其三十六)诗和《登幽州台歌》。   诗歌情调:慷慨悲歌的情思,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感遇》(三十六)直接建安诗人的梗慨多气,蕴藏着壮伟情怀,展现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带有壮怀激烈、拔剑而起的豪侠之气。《登幽州台歌》在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综合运用:陈子昂诗歌的风骨兴寄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最能体现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这正是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   一、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   二、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审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美丽的文学。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3.识记:张若虚及“吴中四士”。   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诗人。有《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   理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诗境。   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赋予了它全新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而无迹可寻的诗境。   4.识记:刘希夷及其代表作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   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深藏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这种带有青春伤感的情思贯穿全篇,并通过对红颜美少看和鹤发白头翁的对比描写而愈显浓烈,创造出兴象鲜明而韵味无穷的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