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5日
1、素质: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2、绩效:是指主体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项任务所取得的业绩、成效、效果、效率和效益,包括工作效率、工作任务完成的质与量和工作效益。 
3、素质测评:是指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4、绩效考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后结果的分析和评定,具体地说,绩效考评是指考评主体对个体或组织活动成果及其价值的考查和评定。 
5、诊断性测评:是那种服务于了解素质现状或素质开发中的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6、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7、职业:是指个人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8、地位:又叫职等,是指个人职位在同一组织系统内或不同组织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9、量化:即数量化,指给事物以数字形式的表示。 
10、一次量化:是指对素质测评的对象进行直接的定量刻画,例如违反次数、出勤频数、身高、体重、产品数量等等。
11、当量量化:就是选择某一中介变量,把诸种不同类别或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进行统一性的转化,对他们进行近似同类同质的量化。 
12、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客体意义是认识,指生活方式和 目标,或者说期望说明和不期望说明。
13、资格:是指知识、技能、能力,或者三者相对某一特定职位工作要求的组合、个人条件及相关特征。
14、知识:是个体所具有的可直接应用于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信息体系
15、态度:是个体对某类型的人、事 物、机构以及观念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 
16、动机:指在所期望的活动或目标上倾注精力和发挥能力的愿望。
17、工作经历:指个体获得的工作经验,包括工作程度、工作项目、工作方法和工作水平。 
18、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19、潜能:是做某件事或学习某项工作的潜在能力,可以是智力上的也可以是体能上的。 
20、能力:是指通过训练或具备某种经历而产生的从事某项工作的已具备的水准,亦即现实能力,如说话、唱歌、跳高等能力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ggk/6090/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