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0540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考点21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0日
外国文学史考点:《吠陀》
《吠陀》
  1、《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遗产,“吠陀”一词原为“知识”和“学问”的意思,后经婆罗门解释,逐渐被印度人视作宗教“圣典”。
  2、《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包括《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梨俱吠陀》主要是祭祀时用来朗读的颂神诗,尽管带有浓重的宗教或迷信色彩,但表现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情绪,也收入一些劳动歌谣和民间情歌。 《阿闼婆吠陀》主要是巫术咒语诗。
  继《吠陀》文学后,古印度又出现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是广博仙人;
  《罗摩衍那》的作者是蚁桎仙人。
外国文学史考点:古印度文学
古印度文学
  印度奴隶制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种姓制度和宗教制度。种姓制度将人分成4等:
  婆罗门(宗教)、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首陀罗(贱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ggk/540/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