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自考网资料下载《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宝典3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6日

1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实行公养公教

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的宗教教育、原始的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教育

3,庠,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的虞舜时期

4母系氏族公社,对儿童实行公养公教

5父系氏族公社,用儿童的家庭教育代替了儿童社会公育。

6儿童家庭教育是齐家治国的基础。

7,中国封建社会,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道德至上,是古代传统教育特点,“传道”的儒家教育传统。

8,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记载见于《礼记 内则》

9西周时,形成了学前教育计划,按年龄大小和身心发育状况提出内容,其中突出了礼仪训练。

10,司马光《居家杂仪 教男女》中,阐述了10岁以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

11,中国古代婴幼儿养护经验:穿勿过暖,食勿过饱,任其啼哭,安全避险,避免惊吓

12常规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包括一般生活常规和行为常规

13,古代对儿童进行的常规教育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礼”。礼教是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

14,日常生活中,养成卫生习惯,是生活常规教育重要内容,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

15,古代儿童生活常规教育,处处带有向幼儿灌输封建礼教的色彩。

16,古代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体。

17,初步道德教育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

18,中国古代教育家把立志视为品德教育的首要内容。立志、养志成为儒家教育传统。古代有“试儿”风俗,就是观察小儿志向的一种方式。

19立志为学也是古代家庭对子弟进行立志教育的重要方面。

20孝悌教育是古代道德伦常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重要特点。

21,为推行孝道,《二十四孝图》曾是最被推崇的儿童读物。

22,“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古代家庭普遍重视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

23,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语言教育,识字教育,计算,自然常识。

24,中国古代,少数有良好天赋又有严格家教的儿童,被培养成“幼慧”儿童或“神童”

25,唐代,儿童参加科举考试,称“应神童举”。宋代为童子科

26,儿童教育,中国古代传统愈早愈好,要本着“早喻教”的原则。

27,教子义方,或叫“教子以正”。父母从道义上,从做一个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为子女指出出路。

28,潜移默化,强调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意义。被认为是“无言之教”

29,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称为“内外夹持”

30,量资循序,就是顺应儿童才能的发展,及时教育,不失掉儿童才能发展的可能性。

31,“孟母三迁”,说明改变教育环境,最后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32,司马光《家范》,阐述家庭教育问题,对历代家庭教育有很大影响。

33宫廷儿童教育,主要介绍以太子、王子为对象的教育。

34,西周,有“三公”、“三少”的设置。

35,贾谊,《贾子新书》,有《傅职》《保职》,在中国古代宫廷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6,宫廷儿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未来帝王的教育。

37,宫廷中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的训练,即为保傅制度。

38《大戴礼记 保傅》,对师、保、傅的具体责任和对太子教育的内容做了细微说明。

39太保主要职责:保证太子的日常生活举止合乎规范,生活有规律,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和健康。

40太傅主要职责: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

41太师主要职责:负责太子的学业知识,如诗书礼乐之类的经籍。

42慈母,根据太子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姆负责安置料理睡眠。

43,宫廷中还为幼小的太子设乳母,以其乳汁喂太子。

44,胎教最早的记载,是西周时期,周文王、周成王的母亲曾行胎教。

45,胎教的书籍,最早成书于春秋时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其中有“胎病”的记载。

46,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经验。

47,王充的《论衡》提出“元气”,阐明了古代胎教学说的哲学原理。

48,徐之才得《胎产书》提出“逐月看胎法”。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

49,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特别注意凭脉看胎。

50,孙思邈《千金药方》提出了“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为我国胎教学奠定了基础。

51,万全《养生四要》,主张男女慎“择配”,胎教学说中有了优生优育的内容。

52,胎教体现了中国传统“正本慎始”的思想传统。体现了教育要早,教育贵豫的原则。

53,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古代胎教所特别强调的目的。古代胎教的核心目的是对母亲的道德修养的要求。

54,良好的生长发育是养胎与胎教的首要任务。

55,古代儿童教材又叫蒙养教材。

56,古代蒙养教育包括小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和入学前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也是蒙养教育。

57,史游的《急就篇》是汉唐主要识字教材。

58,吕德胜《小儿语》,吕坤《续小儿语》。

59,历史知识性的蒙书,《蒙求》最为流传。故事性童蒙读物中,《日记故事》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60,元明清,儿童故事配以图画,如《二十四孝图说》

61,图画类蒙学读物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养正图解》《蒙养图说》《养蒙图说》

62,宋后,“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影响,文雅游戏,如围棋、象棋类被重视。

00 第一编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2

63. 贾谊关于太子教育理论,主要见之于《新书》的《傅职》、《保傅》、《劝学》、《胎教》中。

64,贾谊,“天下之命,悬于太子。”

65,贾谊将太子教育分为4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前两个属于幼儿教育。

66,贾谊认为,选择父母是胎教的根本问题。对孕妇要进行“正礼”教育。

67,贾谊,“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早,一是要行胎教,一是要实施学前教育。

68,贾谊,在《贾子新书 傅职》篇,专门讨论了太子这些老师的职责、任务。

69,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是家训的鼻祖,家教的典范。

70,颜之推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的实用人才。

71,颜之推提出家教要“德艺同厚”和“修以学艺”。

72,颜之推在严格教育上,主张体罚。

73,朱熹把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小学”和“大学”。

74,朱熹主张儿童应该早施教,将儿童教育比喻为打“坯模”。

75,朱熹论学“眼前事”与编著《小学》

76,朱熹首创《须知》、《学则》的教育形式,编著《童蒙须知》。

77,朱熹主张,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

78,朱熹,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79,王守仁继承了儒家关于“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论。

80,王守仁的教育理论是“自然教育论”。

81,贾谊,是中国古代胎教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