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历年试题1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8日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D.空想社会主义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位置的移动
C.事物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斗争性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9.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感觉、概念、判断   B.概念、判断、推理
C.感觉、知觉、表象   D.感觉、知觉、推理
10.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1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具有相对性     B.真理具有客观性
C.真理具有主观性     D.真理具有绝对性
12.地理环境是()
A.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经济结构的划分依据
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   D.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
1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14.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16.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心理素质  B.人的文化素质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自然属性
17.货币的本质是()
A.价值符号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8.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
A.c∶v    B.m∶c
C.c∶m    D.m∶v
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劳动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20.商品生产者要实现更多的收益必须使()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1.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B.社会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调
C.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D.国家宏观调控的缺失
23.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A.c+v+m   B.c+v
C.c+m     D.v+m
24.除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还有()
A.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 B.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
C.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 D.存在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商业店员
25.借贷资本是()
A.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相同的职能资本
B.与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相同的流通资本
C.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D.与其他职能资本家获得同样利润的资本形式
26.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商品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  D.货币资本输出
27.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A.促进市场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的平衡
B.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C.促进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D.促进币值稳定与收支平衡
28.资本国际化进程大体是()
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
B.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D.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
29.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3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A.按资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平均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3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4.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实现社会变革  B.创造物质财富
C.创造精神财富  D.摆脱一切制约
35.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D.垄断剩余价值生产
36.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职能形态有()
A.货币政策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
37.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
A.剩余价值率    B.资本有机构成
C.资本周转速度  D.不变资本的节约
38.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劳务全球化
39.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法国的圣西门  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    D.德国的黑格尔
40.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B.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4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4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试题答案
选择题
1.D 2.A 3.C 4.B 5.C 6.D 7.A 8.B 9.C 10.D 11.B 12.A 13.B 14.D 15.D
16.A 17.B 18.A 19.C 20.A 21.D 22.A 23.B 24.C 25.D 26.B 27.A 28.C 29.C 30.D
31.BCD 32.ABCD 33.AD 34.ABCD 35.ABC 36.AC 37.CD 38.ABCD 39.ABCD 40.ABC
简答题
41.(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
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42.(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受条件制约的,需要进一步扩展。
(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43.(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在阶级社会,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推翻或摧毁旧的国家政权,建立革命阶级的政治统治,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用较高的社会形态代替较低的社会形态,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清道路。
(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革命是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的盛大节目,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那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
(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革命不仅要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建设一个新世界。革命阶级只有在革命实践中,才能学会建设新社会的本领。
44.(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以下三部分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2)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但是,在一定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必要生活资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量。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消费或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
45.(1)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基础上,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原则。按需分配不仅彻底消除了以往私有制社会中分配方面的阶级不平等,也打破了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所存在的人们在生活富裕程度上的差别,实现了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的真正完全平等。
(2)“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面旗帜,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里的“各尽所能”,既体现着每个社会成员把向社会贡献自己的能力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应尽的社会义务,又体现着每个社会成员都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或生存发展的手段,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从而都能充分地施展和全面发挥自己的一切才能。所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ggk/3709/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