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0037美学复习资料-复习资料18.1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31日
第七章 审美教育论

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美育——泛指自觉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种种教育活动。

    狭义美育——专指与智育、德育和体育并列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

    美育内涵——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第一节 中西美育观的源流


一、中国美育思想简述
    “育”,本于毓,像母产子状,生的意思。《周易》:“妇孕不育,凶。”后来指育身,进而育德。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育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它的本义的引申,指育其身,尤指使人体格强壮,健康成长(体育);二是它的引申义,指育其心。

    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舜时代。战国时中和思想,对我国美育的影响。

    到先秦儒家,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的目的,则多指两种和谐:一是天人关系,二是人际关系。《礼记》。

    从《乐记》始,认为乐和其他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感化特征。

    儒家美育的目的就是中和。

    建安时期,徐幹首次提到了“美育”一词:“美育群材,其犹人之于艺乎?”其义基本上是指用礼乐为主的先王之教来培养文质兼备的君子。

    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渣滓”的过程。“渣滓是私意人欲,天地同体处如义理之精英,渣滓是私意人欲之未消者。”通过美育泄导人情,消融渣滓,实现天人和人际间的和谐,以此提升人格,完善人生。其类似亚氏关于悲剧效果的“净化”思想。

    明清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当时的小说、戏曲论著中。金圣叹要求读者见文观心。

    中国社会发展决定了美育不可能在封建时代获得独立的地位,只能是依附性的存在。

    蔡元培——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1901年在《哲学总论》)。

    蔡倡导“以美育代宗教”,把美育与宗教作比较: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梁启超——是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先驱者。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
    王国维——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其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他认为,美育“即情育也”。美育能陶冶人的性灵,丰富、发展人的情感,培养起人们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同时又能成为德育、智育的手段,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实施和发展。

二、西方美育思想简述
    柏拉图——是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者。“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

    亚氏——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就在于能够通过理性对感性加以节制和净化。

    贺拉斯——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认为文艺必须具有三个特性:真实性、形象性和情感性。这种原则是美育与德育相统一的结果。

    到中世纪,美育被纳入宗教的范畴。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奠基人是普罗提诺。

    席勒——179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出现。席勒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美育书简》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

◎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一,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起来。
    第二,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
    第三,回答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审美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要不断地拓展人身上的这种“纯粹理想人的成分”。

    马克思——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认为美育教育是需要基本条件的,在不能解决基本温饱的情况下奢谈审美教育是不现实的。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ggk/37/1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