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0037美学复习资料-复习资料10.3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9日
二、荒诞
    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是西方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的产物。本义是不合情理与不和谐,荒诞的内容与形式是相符的,它不可能使人发笑,它更接近于悲,是人与自然、社会的最深的矛盾。荒诞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㈠荒诞的内涵和特点
    包含的是人生存在意义上的虚无感和无助感,它起源于人对生命与生存意义的怀疑与追问。

    在西方现代艺术中,非常直观、深刻地展现出了荒诞,它们是荒诞审美形态的艺术载体。其源于荒诞派戏剧的现代艺术流派。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荒诞感是指主体对荒诞的感受与经历,是人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是人的存在与意义的直观和体验。荒诞感可以使人笑,是因荒诞而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是一种无望的否定性的笑。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荒诞是社会、自然、人三者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
    广义的荒诞实质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荒诞的基本特点:
    第一,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存在的无根和无能为力状态)

    第二,荒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性。(存在的虚妄和现实的荒谬)

    第三,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抽象、扭曲等变形手法,盲目无从、不知所措)

㈡荒诞理论的历史考察
    柏拉图——其荒诞感来自于理式与自由的矛盾,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爱和诗与他的理想境界中禁绝欲望、纯而不杂的爱和诗的巨大差异。

    中世纪以后,荒诞的内容是宗教中不恰当的禁欲主义对于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严格意义上的荒诞是一个现代意义的哲学和美学范畴,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西方现代社会实质的客观存在状态。

    二战以后,人变成了“非人”,丧失了自我。
◎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的本质的人,即人失去了自身的类的特性。(类的特性:①自觉,指人具有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表现为“目的”和“反思”两种基本形态;②自由,既指人的生命活动具有超越本能需要的间接性,又指人的生命活动能够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生产。)

    第二,是人失去了在西方世界中所继承下来的本质,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近代社会人的本质是人的情感与直觉。

    第三,荒诞之所以与自由结合为一起,是因为西方在工业社会中建构起来的所谓自由只是哲学意义的消解权威与核心的结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自由,而并非现实的人生的自由。(人的生命价值是占有“物”的数量来衡量的。自由成了虚无的表征,成了荒诞的居所。)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ggk/37/1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