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自考网资料下载《人际关系学》串讲-第八章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技法 1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6日

第八章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技法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一、羞怯心理
羞怯,指的是害羞、羞涩、胆怯。羞怯心理是在人际交往中感觉难为情,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具有羞怯心理的人的一般表现为:害羞、脸红、手心冒汗、心跳加快、浑身发抖、说话紧张、手足无措等。产生羞怯心理的原因有:第一是天性。第二是受挫经历。第三是文化因素。第四是社会因素。

我国的心理学学者在分析羞怯心理产生的原因时认为,有气质性的原因、受挫经历的原因、自我保护的原因和社会实践少的原因。

据《社会交往心理》一书的作者黄京尧先生分析,羞怯心理的形成大致有四种类型: 1.自卑性羞怯 2.敏感性羞怯 3.挫折性羞怯
挫折性羞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射性挫折羞怯。另一种是泛化性挫折羞怯。

4
.习惯性羞怯

二、 自卑心理

是低下、低劣的意思,自卑是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总认为别人事事都比自己强。

产生自卑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人而异。有自身生理、性格等主观因素,也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客观因素。

三、嫉妒心理

嫉妒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嫉妒心理是很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嫉妒心理的特点:1.普遍性  2.指向性  3.对等性 4.潜隐性

5
.变异性   6.社会危害性

四、自傲心理

如果说自卑是由于个人自我评价过低的话,那么自傲则恰恰相反,是由于个人自我评价过高。自卑心理是对个体交往动机的内在抑制,自傲心理则是对个体交往对象的外在排斥。两种心理都会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有自傲心理的人在社交场合往往显得傲慢白大,瞧不起别人,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自视清高。概括地分析,自傲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
)自认为才智超群   ()自认高人一等    ()自以为是

五、自私心理

自私心理是指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利益,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具有自私心理的人,心里只装着自己,遇事只为自己考虑,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和感。

六、猜疑心理

猜疑是指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都不放心、不信任。猜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现象。

(
)猜疑心理的表现

具有猜疑心理的人往往过于敏感,对任何事都疑心重重,喜欢捕风捉影。在他们看来,人都是虚伪的,是不可信的,时时处处要设防。

 ()猜疑心理的危害
猜疑心理是对环境、对他人缺乏信任,而这种不信任是基于个人主观判断推测,并没有事实依据。毫无根据地认为别人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加害于自已,最终导致与他人格格不入,产生对立、敌视态度。

七、孤僻心理
孤僻是指孤独、不合群,性格怪癖,常常喜欢一人独处。有孤僻心理的人主要表现为少言寡语,离群索居,不愿与他人接触,待人冷漠,不愿参与群体活动;做事喜欢独来独往,封闭自我,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所以其他人很难了解到他的内心世界,他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

八、报复心理
报复心理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的方式发泄对他人的不满和怨恨的一种情感体验。

(
)报复心理与报复行为

有报复心理的人并不一定都有报复行为。

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是极富情绪性和攻击性的,不论是对报复对象、报复者本人还是对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

 ()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产生的原因
分析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又有客观因素的影响。

1
.主观因素

从主观因素来分析,报复心理、报复行为的产生与个性特征有关。报复心理是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的极端表现。过度自卑,嫉妒心、猜疑心重的人,大都对他人、对社会抱有敌视态度。当这种不良情绪达到不可遏制的状态时,就会实施报复行为或侵犯行为。

2
.客观因素

从客观因素分析,报复心理、报复行为的产生与遭受挫折和失败有关。多拉德提出,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贝克威兹则认为,人在遭受挫折以后,仅引起一种唤起状态及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