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0320领导科学常考知识点-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5日
一、基本知识点:
1、领导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自然属性指带领、引导、指挥、协调的属性,是各个社会领导活动的共同的自然属性。
3、社会属性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4、在任何社会中,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领导的本质。
5、领导的特征包括领导认识的特征和领导实践的特征。
6、领导的认识特征有原则性、超前性、综合性、创造性、系统性。
7、系统性、依附性、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和超前性是领导实践的特征。
8、以领导所拥有的权利和影响关系为依据可分为正式领导、代理领导、非正式领导。
9、领导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
10、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是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
11、领导综合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是权力。权力是一种强制性影响力。是领导履行职责必不可少的条件。
12、领导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是品德。
13、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是服务。
14、服务是内涵丰富的概念,有指导性的服务、管理性的服务、事务性的服务等形式。
15、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必须处理好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
16、领导者的特征有拥有职权、负有责任、提供服务、富于创新、多重角色。
17、领导者的职权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资格。它有三方面的性质:职权是组织赋予的;职权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职权有客观内涵。
18、社会主义领导者的责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政治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
19、社会主义社会的被领导者的本质是社会的主人。
20、被领导者的特征有:服从性、受动性、对象性、源泉性、不担任职务或担任较低职务
21、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如何直接制约着领导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着领导活动的运行状况。
二、简答论述:
1、领导: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体,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2、领导的属性:就是领导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是指领导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具有带领、引导、指挥、协调等自然属性,各个社会的领导活动所共有。领导的社会属性是指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应由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这种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两种属性并不意味着有两种领导活动)
3、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领导的本质的原因:(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得以形成。(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
4、领导的特征:包括领导认识的特征和实践的特征1)认识特征:①原则性,在我国是指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超前性,包括把群众中不完全的先进认识转化为系统全面的先进认识,善于把群众中先进的认识转化为方针政策③综合性,指领导认识是一种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整合知识的过程,是高度综合的活动。④创造性,指领导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善于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⑤系统性,即要有机地分析和利用各种要素2)领导实践具有五个特征:①依附性,即领导活动必须建立在其他社会实践之上,随着其他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②目标性,即领导实践是一种目标取向活动,其本质和目的在于实现目标。③组织性,即领导只能在组织中存在与发展,组织是领导的结构系统、活动空间和运行框架④协调性,即领导要协调好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关系⑤超脱性,即领导必须从根本上、全局上把握,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
5、领导的基础:领导基础:1)领导基础是指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主要表现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2)权力是领导综合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但要注意权力并不是一种最有效、更不是唯一的影响力3)领导的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包括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后三者为凝聚性影响力,是决定领导水平和成败的关键因素。
影响力:指能够使别人服从或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
领导的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是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
6、凝聚力影响力的意义凝聚力影响力包括领导的品德、知识和才能三种。品德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政治方向和立场、理论素养、道德作风等方面。领导者除了品德之外,还要具备相应的领导才能。
领导者必须具备如下能力:政治洞察能力、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际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专业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领导者具备这些能力,就要拥有的渊博的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又参与品德的铸造。
领导者具备了坚定的政治信念,出色的领导能力,渊博的知识,也就拥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就为领导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领导效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7、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
(1)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
(2)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各项领导活动的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
(3)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必须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
(4)必须划清资本主义国家所说的服务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强调的为人民服务之间的界限。社会主义的领导,肩负历史重任,指挥社会活动的运转。
8、领导者的本质:
1)领导者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领导者内在的固有属性。2)社会主义领导的服务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和作用应当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
9、领导者的特征:(1)拥有职权:职权是组织赋予的,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权力,职权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职权有客观内涵,与领导者的个人的主观特征无关。(2)负有责任:1)政治责任2)工作责任3)法律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
10、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3)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
11、被领导者的本质: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
12、被领导者的特征:1)服从性2)受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职务或担任较低职务
13、被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14、什么样的被领导者才是“好的被领导者”
应该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参政议政的知识、能力、能够与领导者共同把握社会主义领导的正确方向,脚踏实地地实现领导目标。具体:一是要服从领导;二是要支持领导;三是要监督领导
15、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关系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条件形成不同的领导者和被领导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如何直接制约领导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领导活动的运行状况。
(1)相互信任的关系:
人民既是国家主人,又是被领导者。而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领导既是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在权力关系上同出一源,在根本利益上,反应一致。
(2)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必须依靠被领导者,得到他们的爱戴和拥护,必须经常向被领导者学习,向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学习,补充营养,促进工作,在工作少犯和避免犯大的错误。
(3)相互支持的关系: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社会组织内部的不同分工。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分工是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分工合作的关系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的本质是服务。
被领导者也要积极支持、帮助领导工作。这种相互支持既体现了组织活动的统一性,也体现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政治上的平等。
(4)相互转化的关系: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终身的。
(5)相互监督的关系:
领导活动的重要作用是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是双向的,既有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又有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
16、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正确处理领导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基本问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条件形成不同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协调统一是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也不能忽视二者的冲突。因为二者所处的地位不同,观察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各自所代表的利益要求也不同,所以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ggk/00320/8720.html